自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兩年多,因此這個號也很久沒有發文章了。在COVID-19病毒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們更加清晰認知到了最高層的那句話:百年未有之大變局。在糾結自己的事業該何去何從的時候,我們往往陷於眼前的行業趨勢或者具體的事物中來。其實在做一件事之前,是否符合長期大勢,是否具備長期主義的沈澱。
俄烏變局
冬奧會結束後,俄羅斯」如約「打響了對烏克蘭的戰爭,意圖保住與北約之間的緩沖區。在這個」大變局「之下,我們看到了歐美慌不擇路的「製裁」,和各路站隊黨的跟風。世界格局越來越清晰的呈現為「中、美、俄、歐」四方鼎力之局,而再進一步,則又變成了「歐美VS中俄」之勢。
美國為歐洲提供武力保護,中國為俄提供經濟支撐,試想歐洲與俄一統歐洲,則「兩強爭霸」瞬間變成了「三國鼎立」,無論中美都不願意看到這個局面的形成。所以「烏克蘭之戰」是必然要發生也必然以俄的勝利為結束,最終回歸到「中俄VS歐美」的整體平衡框架中來。
之後,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,則必然需要繼續維持這個四邊形結構的穩定性。但所謂「國雖大,好戰必亡」。美國自從911後國運開始直線下降,在下降通道,無論怎麽掙紮只能加速滅亡,無論做什麽都有問題。20年間,連續發生不可預測事件,一而再再而三地給了我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,使得我們這邊的國運逐漸處於上升態勢。
因此,從藍色星球的宏觀大背景下,美國二百多年的國運已到了盛極必衰的程度,而中國國運已經觸底反彈,即將在幾十年內成為新星。因此我自己肯定會在國內做點事情,並且已經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,即開啟了整體布局,到現在已經2年了。
有限全球化
鄭永年先生在疫情後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,叫「有限全球化」。 在搞了40多年的「超級全球化」後,在中美交惡與疫情爆發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,各國都在思考將供應鏈遷回國內,尤其是以歐美為代表。而中國的高層更具有理性,即使供應鏈回遷也不可能都遷走,走的也很快可以由國內企業進行填充,因此繼續「擴大開放」成為了我們的政策。
新冠疫情後,經歷了幾個月醫療物資短缺後,工業能力的強大瞬間使得口罩成為了白菜價,並出口多個國家。因此各中小型國家如何參與由中國和美國主導的兩個市場,成為一個新的課題。世界不再是原來的超級全球化,地球村的概念,而是有邊界的有限的全球化市場。
面對美國的冷戰思維體系,繼續擴大蛋糕提高收入,繼續擴大開放,繼續建設雙循環市場是接下來我們必然面對的一個現狀。
因此,從中美博弈的有限全球化的背景下,我堅定的選擇了2B為核心的業務模式,不再做直接2C的流量生意。是為了解決長期能夠為客戶提供價值的思想,而不是為了快錢去絞盡腦汁。
經濟穩增長
今年「兩會」正在舉行,並且發布了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2022年GDP增長目標為5.5%,全面超出了外界預期。可知的是2021年Q3、Q4的GDP增長僅4%左右,這就需要今年大規模提高經濟的刺激力度和政策力度。
在年初的中央經濟會議中,已經要求各地提前開展項目落地與項目申報,並且央行也開始了降息、降準的措施。最直觀的感受是,Q1我已經接到無數個問我是否需要貸款的電話了。可見銀行也開始著急把天量的資金趕緊放出去的急迫感,但可能不少企業並不看好後市,不敢再貸款擴大規模了。
經濟穩增長,是2022年主旋律,尤其是要保證20大的順利召開,穩定國內經濟環境並加速改革步伐成為今年的核心工作。在這個大背景下,伴隨著美元即將加息、東歐動蕩,我們國家的內部的量化寬松也必然隨著加速展開,未來幾年A股的牛市相信也會隨之到來。
因此,2022年將成為我的快速發展之年,也是需要上杠桿的一年。利用好國家的政策,盤活多個項目的邏輯融通,加速新項目的測試進度,擴大已通過測試的項目規模,是2022年我重點的一個工作,為後10年做好基礎。
消費升級偽命題
自從2015年互聯網+一切的大潮來臨,「消費升級」概念已經深入到了VC與大眾心中,消費主義的盛行也與此有非常強的相關性。但疫情之後這一切都灰飛煙滅,大家覺得「活著」就行。根據我的觀察,現在所謂的消費升級產品如喜茶、各種嚴選、各種高端小眾產品均面臨著破產或倒閉的現實情況。
總結來說,這些所謂的消費升級品牌,升不升級咱不知道,價格確實是越來越貴了。在疫情後的統計中2億靈活就業人員中,還指望割羊毛的模式,以講故事的邏輯來支撐超高的毛利的模式講越來越行不通。
在快消品領域,能否做出親民價格、高級質量、優秀體驗的產品,將是未來諸多新消費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,當眼睛裏沒有人民的時候,自然也早晚被人民拋棄。
因此,在消費升級這個偽命題下,我不僅不做2C的消費升級產品,並且對於做這種產品的,我也是見一個罵一個,絕不留情。我更傾向於為客戶提供高質低價格的剛需產品,而只有剛需產品才是未來的朝陽產業。
堅持長期主義
作為一個90後,在社會大浪潮中還是比較淒慘的。畢業後就已經臨近了互聯網的尾聲,在一臉懵逼的過程中又沒能夠抓住那兩次投機的事情,便「不得不」開始走向長期主義的抗戰路線。堅持以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為導向來選擇項目。
因此,無論我選擇的是直接2B/2G的項目還是B2B2C的項目,均以此為原則,不計較一時的盈虧,堅持長期為客戶提供價值與服務。因為相信,在我經歷這20多年的坎坷運勢後,觸底反彈的機會也即將到來。
正所謂,天下大勢:盛極必衰,否極泰來。無論是中美之間的國運之輪換,還是我個人運勢之間的否泰之轉圜,亦是一個又一個的輪回、挑戰與機遇。